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最新资讯

唐江澎:中国基础教育有两道难题需要破解

时间:12-09 来源: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74

唐江澎:中国基础教育有两道难题需要破解

学生没有分数,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是只有分数,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一个学校没有升学率,就没有高考竞争力;但整个的教育如果只关心升学率,就会失去核心竞争力。我一直认为,中国基础教育有两道难题需要破解。第一道难题,是创造性地转化。即是把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方案,把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在学校里、在课堂上一条条地做出来、落实下去,变成校园生动的现实,变成学生蓬勃生长的气象。这要求每一个人必须从根本价值上追问:教育究竟为了什么?我们只有提高了自身的教育自觉,才能有更强的定力去面对现实。第二道难题,是把理想做出来,不能让理想在现实面前栽跟头。我曾在两会的“委员通道”上讲过:学生没有分数,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是只有分数,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一个学校没有升学率,就没有高考竞争力;但整个的教育如果只关心升学率,就会失去核心竞争力。对于一线的老师和校长来说,平衡理想和现实,我们必须拥有实践的逻辑和创造的智慧。这一点也许更难,所以我理解大多数老师所肩负的压力,我们一点都不轻松。当下,迫切需要我们做出一些改变,拥有更强的定力和更高的智慧。课堂教学改革应突出关注什么问题当前,面对时代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改革必须关注三个方面。第一,教育的本质是教会人思考。《像莎士比亚一样思考》这本书里有这样两句话:那些需要我们思考的话题,其实都已经被人思考过了,只不过我们现在需要从头思考一遍;这个时代的特征,是把我们从头思考的常识不厌其烦地告诉别人。在 ChatGPT 时代,如果说人类有哪一项“应用程序”是至关重要的,一定非思考莫属。所以我多次大声呼吁——让我们的课堂,少一点“记住了没有”的追问;让我们的考试,少一些“记牢了没有”的查证。说一句让人心痛的话,我们现在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但GPT时代都已经来了,学生考完就忘了,这样的教学有多大的意义呢?许许多多的课堂上,由于我们过度地强调了知识的记忆,学生的学习造成了莫大的伤害。许多时候我们用一些熟题或者成题加强了对学生记忆力的训练,但没有使他的思维真正地得到发展。我常常说,我们有一些简单的教学方法,其实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比如说,语文课让学生解释词语。首先,解释词语是严重违反母语教育的做法,因为我们在母语环境下对词义的把握根本不是对静态词义的把握。人们可以不知道一个词的意思,但是在使用上不出错,这就是掌握了这个词语。朱自清的《春》是一篇很美的文章,有一道题目是让学生解释“桃花杏花梨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赶着趟儿开放”一句中最不该解释的词“花”。参考书这样解释:“花是植物的有性生殖器官。”如果我们的课堂是解释这些东西,学习又有多大的意义?第二,动手让孩子更智慧。今天的学校让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和课程实在是太少了。手脑并用是能够促进智慧发展的,这是人们一致的定论。第三,我们还要注重在问题情境的解决当中,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学习知识。这三个问题是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课堂教学都应关注的基本问题。教育改革遵循四个原则第一,改革应该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现在,许多的改革未必是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的。比方说,当我们急于培养大量拔尖创新人才的时候,我不止一次地质疑,在中小学怎么能够培养拔尖的人才?拔尖是一个人的学科造诣所达到的领先程度。在中小学,我们是不是更多地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创新素质,而没有办法促进这种“拔尖度”?坦率地讲,基础教育已经不止一次、不止一年做这样的努力,就是在一大堆做题的孩子里边,选一堆特别会做题的孩子聚在一起,让他们早点做更难的题,这就算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目前好多拔尖人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法是变着法地到各个地方掐尖,或者叫拔尖。第二,要设定有限的目标。未来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到来,我们所面对的,还是今天的教育现实。我们要一步一步向前行,而不能跌倒在现实的面前。第三,要坚持专业的探索,追求科学性,而不是仅仅凭借经验来行事。第四,要相信时间的力量,追求长期性。虽然我们不能够力挽狂澜,但是起码也应该做到不推波助澜。可以从哪些重点领域突破?我做了十几年的校长,我觉得今天的学校可以切实地从以下重点领域展开突破和推进。在人文领域,在学生身体快速发育的时候,以经典阅读为突破口,让他们构建强大的精神力量。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最没有矛盾的地方是让学生多读点儿书。如果一个语文老师放弃了让学生亲近文本的机会,把大量的时间都留给了肢解篇目、抄练习题,到最后学生连高考也考不好的。在昨天刚刚公布的江苏省作文大赛上,省锡中的学生又一次获得了两个特等奖,这似乎没有超出我的预料。因为大量读书的孩子,笔下一定能够显出阅读的丰富性。在科学领域,应该让学生大量进行实验,以理化实验、数学建模为突破口。今天,许许多多的实验被搬到黑板上、搬到 PPT 上了。学校有那么多条件不错的实验室,许多学校都购置了3D打印机,但是实验室里的实验却并没有大量展开。我们曾经大声呼吁,要在学业水平考试里加强实验学科的考试。高中的课程里还缺少工程领域的教育课程,88个学分里工程教育占比只有7%,“3+1”高考选物理方向的学生,选修工程的为零;“3+1”高考选历史方向的学生,工程选修也为零。如果我们不以工程教育的方法来撬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今天就只能用刷题这种方式来让学生成长。我还要坦率地讲,今天的人才选拔模式强调了科科优秀。当一个孩子要考上北大中文系的时候,需要他数学成绩特别好,能达到140分的水平。当一个孩子考上清华数学系的时候,要求他语文必须特别好。其实,科科优秀的考察方法可能使学生成为平庸的学科优秀者。当一个文科生的数学考满110分的时候,我认为他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思维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他必须投入大量的精力完成数学考试成绩从110分到140分的跃升。这个跃升对于他的人生其实是一种浪费,对国家的人才培育更是一种浪费。假如让他在这些时间把语文,甚至文言文方面的水平再提高一点,我想他也许会成为一位国学大师,而不是一个中文系的数学大师。现在好多杰出的科学家都在谈一个话题,要消弥文理科之间的界限,培养各科的通才。但是我要提醒一句,培养各科通才,是在文理都不难的时候实现兼容,而不是文科理科都很难的时候,还让他们文科理科都好。在艺术领域,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感性素养,以合唱、戏剧为突破口。高中88个学分里有6个学分是艺术学科的学分,要求高一每周必须上一节艺术课,修满2个学分;高二每周必须上一节艺术课,修满2个学分;高三还必须每周上一节艺术课,修满2个学分。否则学校给学生所签发的毕业证不符合国家高中教育课程方案的基本要求,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底线。所以说,忠诚国家的教育方针,首先要忠诚执行国家的课程方案。在参加即将于2024年公布的新版高中课程方案制订工作中,我们想,一定要在课程方案里加一句:高中的6个艺术学分要连续三年开设。许多人认为连续开设太难了。我那天和叶小钢教授交流,希望他谈谈高中开设艺术课有什么简便的方法?教授几乎指着我的鼻子说:“没有什么难的,只要校长想开,肯定能开。”原来这是我们的事儿。有的人说高三开了艺术课,恐怕影响高考。我想提醒的是,艺术有那么大的杀伤力和危害性吗?一周开40节课,39节都没把高考成绩搞上去,唱了1节课的歌,高考成绩就掉下来了?老师们,让孩子们唱歌吧。我认为,校园里有歌声是一个学校的标配。最后,我想引用一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院士的一段话——好的教育要把学生放在办学的首位,给予学生更多自由,而非强制要求他们达到某个统一标准;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而非过度关注分数;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责任感,而非一味用比较和竞争去衡量人的价值。只有注重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健康的身心,才能让他们真正成为有灵魂、有情感、有担当、有温度的精英,真正能够以自己的所思所学为增进人类社会的共同福祉作出努力和贡献。让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课堂切切实实发生一些改变吧,让今天所有改革的价值都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凸显出来。根据作者在“第十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上的演讲整理来源 | 新校长传媒编辑 | 白衣广告业务请联系010-82296739(刘老师)010-82296727(韩老师)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最新资讯